——中国人民大学建校75周年庆祝活动6月在京启动
2012年6月9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召开75周年校庆启动仪式。据悉人民大学的75周年校庆活动从当前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期间,将不举办多数高校常见的以少数领导和嘉宾为主体、有限师生及校友参与的庆典大会,而是“以学术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校友为中心”,回归大学本位,追寻大学真谛,展现校庆的本来意义,并且在启动日当天也启动了由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公益性义卖活动,许多师生把自己富余的用品或闲置的物品等通过义卖捐赠给校友大会,旨在将校庆办成“一个让全校师生和校友共同体会使命感、自豪感和幸福感的欢乐节日,一场同步、盛大而时尚的全球性聚会,一种具有人大特色的校庆模式”,充分体现“学术校庆、公益校庆、你我共同的校庆”的特点。据悉该系列校庆活动将同时提倡不铺张、不使用学校预算内经费的原则,许多返校的校友及来宾认为本次校庆活动是人本、公益、低碳和充满创新意识的校庆活动。
“PARTY——引领明天的聚会”
中国人民大学75周年校庆主题是“引领明天的聚会”。
“引领者”是对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地位和当代角色的最好概括。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广大师生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使学校成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典范,培养了20多万名优秀的“先锋队”和各行业领袖人才,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引领”还是对中国人民大学开创的校庆模式的精准定位。中国人民大学75周年校庆力求在多个方面引领新风尚,形成了校庆的“PARTY模式”:P代表pioneer(引领者),即引领校庆新风尚;A代表academic(学术),即“以学术为中心”;R代表responsibility(责任),即体现责任与担纲;T代表touching(感动),即达到“让校友受感动、让师生受教育、让社会受影响”的效果;Y代表you(你),即上述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你的参与”,要把75周年校庆办成“每个人的校庆”、“你的校庆”。
6月9日当天,中国人民大学还发布了75周年校庆标志。标志体系为“一主二辅”:主标志以篆书人字为元素,围绕校徽“三人行”的图案,形成具有丰富个性、时尚动感的视觉节奏,象征着人人参与、欢乐节日、全球聚会等丰富内涵,将广泛应用于校庆活动现场、各类宣传品和纪念品中。辅标志1以“75”为主体,飞扬的飘带象征着公益、责任、感动等理念,并与人大校徽巧妙结合形成汉字的“心”字,代表着对母校美好祝福,将作为校庆志愿者、校庆公益活动的标识。辅标志2形似剪纸窗花,包含人大校徽、校花、篆书“寿”字等意象,渲染出喜庆、热烈的气氛;又形似一面旗帜,展现人民大学“引领者”的地位与追求,主要应用于校史展览、校庆出版物中。
  
主标志 辅标志1 辅标志2
在校庆主题和校庆标志的确定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先后召开了校友策划会、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举办了方案征集和网络投票、短信投票活动,充分汇集了各方面的意见,体现了民主办学、开放办学的理念。
师生、校友全面参与 在全球各地设分会场
6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75周年校庆主题、校庆标识发布会结束后,师生、校友们都收到了一份当日的行程自选菜单,包括:名师大家学术报告会,露天消夏音乐会,以“人才培养”为主题的学生家长座谈会,以及校友返校聚会等活动。
本次义卖物品共有6000件,均由师生自发捐献,义卖所得全部用于支持“关爱师生基金”,为身患重症疾病、遭遇意外伤害或遇到其他困难的师生提供援助,开创“公益校庆”新格局。
据悉,中国人民大学75周年校庆活动贯穿2012年全年,包括12项重大活动、24项重要活动和360余项自主活动,旨在让人民大学每一位到访者都有机会参与校庆活动,体会人民大学独特的校庆文化。
校方还表示,希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视频连线、微博直播、社交网络共享等方式,在世界各地设置校庆分会场,举办“中国人民大学主题日”,把人民大学校庆办成一场同步、盛大而环保时尚的全球性聚会。以此次校庆的人本、公益、低碳等理念为依托,该校将的进一步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发布《中国人民大学章程》和形象体系2.0,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推进精细化管理改革与创新,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